2024中国老龄科学年会在京举行
日前,由中国老龄协会指导、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办的2024中国老龄科学年会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主题为中国式现代化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会上,来自国内老龄科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老龄化应对、养老服务业发展新趋势、养老金融、银发科技、失能照护等热点话题做精彩发言。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在发言中指出,应对老龄化进程中必须坚持社会经济相协调的宏观政策取向,应充分发挥中国制度优势,还需尽快总结公建民营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经验,同时大力发展城乡社区互助养老服务。
“一是以理念转变引导全社会适应人口新形势。二是推动政策重心从支持生育转向婚育并重。三是着重关注全生命周期的生活质量提升。“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院长杜鹏认为需要从全生命周期的视角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如何树立积极的老龄观?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会长吴玉韶提出要从五个方面厘清认识:第一,不只是事业而是巨量的产业,第二,不只是消极养老而是积极享老,第三,不只是被动医疗而是主动健康,第四,不只是老年人之用,而是发挥老年人的作用,第五,不只是养老服务而是老龄社会治理。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老龄健康研究所研究员伍小兰指出,要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破解当前在失能照护体系建设当中存在的政策碎片化、资源分散化、有效服务供给不足的突出问题和矛盾,要把握战略机遇期,聚焦资金、人力、设施三大基础条件,整合统筹各方力量,来构筑失能照护保障防线,以“毕其功于一役”的方式来全面建立长期照护保障体系,为人口老龄化、高龄化高峰的到来做好准备。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